调查:美国欠交会费即将丧失联合国大会投票权?
1月6日,香港知名专栏作家、政治评论员屈颖妍在网媒《港人讲地》的评论节目指出,美国在联合国拖欠高额会费款项,而且缴交的数额“交到刚刚好不会被剥夺投票权。” 屈颖妍引述了中央电视台驻联合国记者徐德智去年12月30日在联合国新闻简报会的提问,徐德智当时问到美国在联合国的欠款数额及该数额是否超出联合国规定的允许限度。
联合国秘书长助理发言人弗洛伦西亚·索托·尼诺(Florencia Soto Nino)回应,美国已经支付了部分款项,但并未提及美国截至2024年年底到底欠了联合国多少钱。
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如果会员国拖欠联合国财政款项的数额等于或超出了其过去两年应缴费用的总额,那么该会员国“即丧失其在大会投票权”。
在节目中,屈颖妍首先提出中国于2024年年底已经付清了4.8亿美元的会费;然后又引用《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表示如果会员国拖欠联合国财政款项的数额等于或超出了其过去两年应缴费用的总额,那么该会员国“即丧失其在大会投票权”,而美国“钻了联合国宪章这空子…一年交一点,交到刚刚好不会被剥夺投票权。”
她接着指出,美国是联合国最大的会费拖欠国,拖欠款“常年超过10亿美元(即78亿港元),刚刚好控制在‘不超过前两年缴纳的总额’”。
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的话题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并不新鲜。2024 年 4 月,Facebook 上就曾出现过类似说法;同年10 月,腾讯网的一篇文章也指控美国把未缴纳的会费金额控制到能维持其投票资格的水平。X(推特)、抖音和网易上也有帖子暗指美国拖欠会费可能导致其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资格被暂停。
虽然Annie Lab无法独立核实是否美国在有意控制其欠款数额,但我们的分析显示,美国的欠款数额与违反规定至取消投票权的水平有一定距离,形容美国缴纳的会费仅刚好能保有投票权的说法并不准确。
在给Annie Lab邮件回复中,联合国发言人索托·尼诺指出,2024年美国支付的金额“高于应缴数额(paid more than its actual assessment)”。 联合国的公开资料也显示,美国在联合国的拖欠总款自2019年开始下降。
我们尝试通过《港人讲地》联络屈颖妍,但她并未做出回应。
美国在联合国的欠款狀況
联合国大会对会员国应当缴纳的财政款项做出了规定,其中包括经常预算(regular budget)、维和行动(peacekeeping)和国际法庭(tribunals)三项摊款。
美国是联合国经常预算和维和行动款项的最大摊款国,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承担了22%的经常预算和约27%的维和行动摊款。
美国同时也是联合国最大的欠款国。根据联合国2024年10月发布的报告,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国的经常预算欠款为9.95亿美元,维和行动欠款8.83亿美元,国际法庭欠款2100万美元。
发言人索托·尼诺在邮件中告诉Annie Lab,美国“在2024年分阶段支付了几次款项,且付款数额高于其应当支付的摊款”,并指出美国并未接近即将失去投票权的地步(not in danger of losing its vote)。
Annie Lab查阅了联合国2018年至2024年的财政记录,发现美国这几年支付的款项足以减少欠款数额。根据2019年下半年的记录,美国欠款总计35亿美元,其中24亿美元为维和行动摊款。到2024年年中,美国的总欠款已降低至19亿美元。
我们仔细查阅了2022、2023年(即2024年之前两年)的会费毛额(gross contributions),以此计算美国在联合国的拖欠款是否已经接近《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规定的上限,即将丧失其在大会的投票权。
据《2025年1月13日秘书长给大会主席的信》中所列的数额,《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中决定拖欠款上限的数额是用各会员国应缴纳的“会费毛额(gross amount assessed)”来计算的,包括了经常预算、维和行动和国际法庭三项摊款数额。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2025年1月23日经邮件确认,《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中所指的财政费用,包含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所有费用摊款,包括周转基金(Working Capital Fund)、经常预算、维和行动和国际法庭。
由于周转基金是向成员国收取的预付款,用来支付会费到账前所需的开支,而2022年到2025年美国分摊比率固定为22%,所以不用额外交钱。
按照联合国的会费毛额和分摊比例,美国在2022年和2023年,应缴纳数额总计约49亿美元。以2024年9月的数据计算,美国的总欠款大约为相关规定欠款上限的39%。
据1月21日联合国记者会提供的最新数额,美国在联合国的欠款为28亿美元,其中包括了2025年美国应付的会费摊款。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回应中央电视台记者徐德智的提问,指出这28亿美元中的15亿美元为经常预算欠款,余下13亿美元包括维和行动和国际法庭欠款。
哈克也提到,联合国在2024年年末收到了美国的“大笔款项(very large payments)”,虽然不足以完全付清美国的欠款,但他再次表示美国“不是非常接近(not especially close)”《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所规定的上限。
所以屈颖妍称美国“总是不缴全费,一年交一点,交到刚刚好不会被剥夺投票权”,这一说法按现有证据无法成立。
中国并未在“指定时间内”交齐会费
与此同时,Annie Lab也发现,屈颖妍指出“中国在指定时间内交齐4.8亿美元会费”,这一说法也是不准确的。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缴清联合国经常预算摊款的时间比规定晚了几个月。
按照联合国财政规则第3.5条,摊款应在发出缴纳通知后的30天内付清。根据联合国会费委员会的文件,2024年联合国经常预算摊款的最后缴纳期限是2月8日。
联合国会费委员会每年会在其网站公布摊款缴纳的光荣榜,大约四分之一的会员国在截止日期前缴清了2024年的经常预算摊款,而中国在12月27日缴清,仅早于同月30日缴款的朝鲜。
除经常预算摊款之外,联合国成员国还需缴付维和行动和国际法庭的支出摊款。2024年9月数据显示,中国付清了国际法庭的所有摊款,但在维和行动一项仍有欠款4亿美元。
美国拖欠财政款项的背景
自2018年开始,联合国因为成员国没有按时缴交会费或欠款而出现资金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在2024年1月25日致函成员国,就经常预算的现金流状况持续恶化表示忧虑。他的信中没有指明哪一国家对此需负责,但有分析把矛头指向负责摊分最多联合国会费、同时欠款最多的美国。
退休前在柏林自由大学任教授的克劳斯·许夫纳(Klaus Hüfner)专门研究联合国体系。他2002年在《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一书探讨联合国财政资源的章节中,就曾批评联合国的财政问题“主要出于美国欠交会费”,而且指美国作为成员国,虽然有能力却不愿意缴交会费(mainly due to the non-payment of its membership dues by the United States—a Member State that, although having the ability to pay, has demonstrated its unwillingness to pay.)。
许夫纳提及一些1980年代到2000年代期间、他认为是出于政治因素而影响缴纳会费的事件。例如在1980年代初,联合国大会在美国反对下、通过1982至1983年度增幅达12%的预算开支,美国国会就决定暂缓对美国在政治上不支持的联合国项目提供资金。
维和行动欠款累积的原因,跟联合国与美国双方对于美国应负担的分摊比率存在分歧不无关系。按照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维和行动经费分摊比率,美国历年来承担的比率都在25%以上,例如2025年为26.1%;而美国国会在1995年为维和行动经费分摊设限,上限定为总额的25%。
这个差额造成多年来美国拖欠金额不断累积。美国国会曾经在2001至2016年财政年度期间临时调高相关限额,让美国缴款得以追近应支付金额,但这一上调措施已于2017财政年度终止。
除了欠费,美国因为自己的财政年度与联合国系统不同,也出现迟付款的情况。按照联合国《财务条例和细则》,经常预算的财政年度在每年一月开始,缴款通知随之发出,而维和行动财政年度则在每年7月开始,但美国政府财政年度在10月开始,这导致美国一直以来拨款都比应缴费的时间晚。
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高级研究员尤金·陈(Eugene Chen音译)在一篇探讨联合国财政困境的文章指出,美国在前总统罗纳德·里根任内开始延后付款,在此之前美国一直是提前缴纳相关会费。
香港经济日报和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的相关报道指出,特朗普开展其第二任总统任期之后,随即签署行政命令退出联合国旗下的世界卫生组织,又冻结美国提供的所有外国援助。
据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报道,新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爱丽丝·斯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使联合国和美国的利益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