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台山核電站事件後本港輻射水平未見急升 仍處安全水平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story is available here]
6月14日Facebook一個帖子稱香港的輻射水平已經超越現時的日本福島縣。福島2011年遭受地震和海嘯影響,引發核電站洩漏放射性物質的事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同一日較早前報道,距離香港130公里的台山核電站發生「性能問題」。
帖子又附上香港天文台網頁的截圖, 顯示發文當日香港的環境伽馬輻射讀數。截圖上寫上「輻射超前福島」的字句,帖子內文則指「林鄭再贏日本;香港輻射今日高過福島喇!」
發文者在留言附上經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員會(NRA)公佈位於福島相馬市的輻射指數,並表示「無屈佢架~ 人哋(福島相馬市)都係0.08~ 你睇香港有 0.12~」
此帖子有360多次分享及248個反應。
在Twitter找到類似帖文,引述不知名的消息,聲稱「昨晚」在台山核電站150公里以內的輻射讀數,數次高於每小時0.5微希沃特的水平而觸發警報。該帖子獲轉載411次,有512次讚好。
然而,兩個說法皆有誤導性質。
雖然帖子引述的數據似乎準確,但是本港輻射水平於報道前後一直穩定。 香港天文台亦表示香港環境幅射水平一直維持正常。
Annie Lab 比較了CNN首次報道台山核電站事件前7天和後3天內、一共10日的香港各區輻射水平數據。天文台數據顯示平均輻射讀數一直穩定;最高讀數維持在每小時0.14微希沃特,即於處於香港過去平均每小時數值0.06至0.3微希沃特的範圍內。
香港核學會主席陸炳林接受電郵訪問時表示,比較香港和日本的環境輻射水平是沒有意思。他說兩地輻射讀數都處於安全水平。
陸推算,本港市民每年吸收的輻射量大約為0.9636毫希沃特(按每小時0.11微希沃特計算),遠低於每年2.4毫希沃特的國際平均值。他表示,法例亦有規定從事輻射相關工作的人,每年輻射照射量不得超過20毫希沃特。
另外,陸指出香港地質有大量花崗岩,令香港環境輻射讀數相對較高。根據《香港景觀:塑造荒蕪之地》一書,花崗岩覆蓋香港大概百分之35的地表面積。
CNN 6月14日報道,法國公司法瑪通(Framatome)在檢修時對台山核電站發出「緊急核威脅」警告,美國政府其後評估一份關於台山核電站懷疑核氣體洩漏的報告。
國家核安全局兩日後表示,台山核電站1號機組的6萬多支燃料棒中,約有5支燃料棒包殼破損,但強調是「無可避免及正常」,並否認發生核洩漏。
安全局亦指出燃料組件容許最多百分之0.25的燃料棒破損,即約為150支。香港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同日說,政府已聯絡廣東省核電站事故應急委員會和國家核安全局,並得知台山核電站目前安全運作,對環境沒有影響。
陸炳林表示即使台山核電站發生輻射洩漏,鄰近地區如香港仍然安全。他指由於核電站有多重屏障,任何從燃料棒洩漏的氣體會困於反應爐壓力槽內,在釋放至大氣前,會被抽取、儲存、稀釋和過濾。
One thought on “誤導:台山核電站事件後本港輻射水平未見急升 仍處安全水平”
Pingback: Misleading: Hong Kong’s radiation levels neither exceeded safety limits nor increased drastically after issues reported at Taishan nuclear plant | annie lab
Comments are closed.